首页 > 新闻资讯 > 小米SU7汽车超速失控撞击自燃:汽车内饰物阻燃性测试成安全焦点

小米SU7汽车超速失控撞击自燃:汽车内饰物阻燃性测试成安全焦点

2025-10-14 [4]
2025年10 月 13 日凌晨3时16分左右,成都市天府大道南段发生小米 SU7 严重交通事故,车辆碰撞后迅速起火致驾驶人死亡,现场目击者称火势蔓延极快,电子车门锁失效阻碍救援。这起事故再次将汽车内饰物阻燃性测试推向公众视野。
据成都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通报,驾驶人邓某某涉嫌酒后驾驶,其驾驶的小米 SU7 与前车碰撞后越过中央绿化带起火,事故造成邓某某死亡,两车严重受损。目击者拍摄的视频显示,车辆碰撞后瞬间燃起大火,多名群众徒手撬窗救援未果,直至消防车到场切割车窗才取出伤者,但已无生命体征。值得注意的是,涉事车辆外观未明显变形,但电子门锁在火灾中失效,且火势短时间内吞噬整车。
行业专家指出,此类事故中内饰材料的阻燃性能直接关系逃生窗口。我国现行 GB 8410《汽车内饰材料燃烧特性》标准要求燃烧蔓延速度不超过 100mm/min,但 2025 年修订版已将座椅面料标准提至≤80mm/min,并新增热释放速率指标。而小米 SU7 此前在安徽铜陵的碰撞事故中,曾出现电池热失控后 30 秒火势蔓延全车的情况,家属质疑内饰燃烧加速伤亡进程。
“电动车智能化催生更多电气节点,却常忽视内饰防火冗余。” 某第三方检测机构工程师表示,部分车企为追求轻量化选用易燃高分子材料,且传统阻燃标准未充分覆盖电动车高频用电场景。阿维塔 12 近期自燃事故已证实,座椅区域起火可快速引燃内饰,即便电池无故障仍酿严重后果。
截至发稿,小米汽车未就此次成都事故中内饰阻燃性能作出回应。业内呼吁加速落实新版阻燃标准,将内饰防火测试纳入电动车安全认证核心环节。
01.jpg